English

清华大学怎样使邓小平理论进课堂

1998-05-3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宋晓梦、实习生王文利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宋晓梦、实习生王文利)怎样使邓小平理论进课堂?清华大学坚持实践,在课程设置、教学思想、教材建设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形成了特色。

该校的做法是:

——构建“一门为主、多门渗透”的课程设置框架。“一门为主”就是将原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课程改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以这门课为主相对集中地讲授邓小平理论,使学生对邓小平理论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多门渗透”就是在其他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选修课中,讲授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如在《中国革命史通论》课中渗透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为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课做好铺垫;在《当代资本主义》课中,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和当代资本主义新特征两个方面,渗透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和实践前提及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外部环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课中,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在教学中注意突出现实主题。教师在设计教学专题时,首先注意选择好学科体系中最基本的理论和观点,即通常所说马克思主义的ABC;其次注意关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第三注意抓住学生中存在的主要思想认识问题。邓小平理论教学的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涉及我国改革开放的许多重大现实问题,为了给学生更有说服力的答复,该课最后几周采用集中上大课的办法,请对重大社会问题有深入研究、知名度较高的学者上课。许多同学认为,这种将邓小平理论教学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自己获益非浅。自动化系学生曹军威和曹霖写出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渐进式增量改革》这篇很有见地的论文;汽车系学生结合“汽车和社会”的专题调查,提出了“兴民族工业、树中华精神”的口号,表示毕业后要献身民族经济,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去建功立业。

——加强教材建设。他们要求新教材既要更新内容,又要有配套的教科书、参考书、阅读书等。许多教材的编写、修改已基本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教材经过反复修改、推敲,融进了党的十五大精神,将和教学参考书、必读书目一起在下个学期出版。渗透了邓小平理论教育的《中国革命史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教材也已在使用之中。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清华大学还开展了专家讲座、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等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学邓小平理论的活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